协和八年制新课:理念>思想>知识

来源:【中国卫生杂志】

9月12日,夜幕降临,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九号的一间教室灯火通明。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八年制和“4+4试点班”的本科医学生迎来一门新课程的第一节课。

“我希望大家永远记得,在医学里,知识早晚会被更新或淘汰,但思维方式不会。”头戴蓝色帽巾的主讲人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宁,在“创新医药学”这门新课里给学生传达的第一个理念,如他本人一般跳脱。

教室后方,一台摄影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。“创新医药学”在这一天,正式拥有了第一批学生。

  一套评价体系  

CAR-T(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)、PD-1(程序性死亡受体1)……在各种新兴治疗和技术推动医学发展之际,我国的制药行业逐渐由生产仿制药向研发创新药转型。

2024年7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》。会议指出,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,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,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。从大学课堂开始的“创新医药学”,无疑是呼应这一政策、培养中国“创新医药学”人才的探索。

实际上,“创新医药学”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分支学科,涵盖创新药物选择、临床研究、监管科学、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、临床评价、药物经济学等多个领域。在国际上,这一学科已有数十年发展历史。在英国、爱尔兰、瑞士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,该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医学专业,拥有一套经认证的专业教育体系与完整的职业标准。

李宁在上课初始,向30名学生发出提问:“你想通过这门课学到什么?”这个问题,也是他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。李宁表示,开设“创新医药学”不仅是专业发展的需要,更源于他年轻时的困惑。“最开始从事创新药研发行当的时候,我发现有很多对临床而言特别重要的东西在上学时并没有好好学过,尤其是评价体系。没有评价对错的标准,就很容易产生‘盲人摸象’的问题。”李宁说,“准确地说,开设这门课就是要建立一套推动我国医药创新的科学评价体系,并从本科生开始,培养跨学科的医药学创新型人才。”

  一个思辨理念  

思辨,是李宁在第一节课的“总论”中时刻传达的思想。

“医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。你今天学到的知识很可能明天就是错误的。”李宁在授课时说。

“比如,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发展过程,是逐步从‘往大了切’发展到‘往小了切’。”

“放到今天来看,这项194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脑白质切除术,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良方,还是一个时代的愚昧?”

三尺讲台不大不小,在充满数据和案例的幻灯片中,李宁将评价理论引入课堂:“无论是药物研发还是技术研发,我们做任何研究、下任何结论,都要有一个基点——获益和风险哪个更大?这个评价就叫风险获益比。”

“不仅在制药领域,你的人生亦是如此。在每一项重大决定前,你都要做好风险获益评估,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、理性的处事方式。”李宁补充道。

据李宁介绍,在未来的17周内,“创新医药学”将用36个课时为学生讲述细胞治疗、基因治疗、免疫激动剂、蛋白药物等技术。李宁计划将10类创新技术的机理、临床应用前景、临床试验难点、临床价值评估、结果解读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带给这一届学生。教师们将通过“以技术带理念、以理念带概念”的方式,阐述临床研究过程的要点、原则、规范和理念,从而做到以事例讲道理、以科学明规则、以讨论见真理。

“好药不代表好疗效,好疗效不代表好结果,好结果不代表好科学,好科学不代表好研究,好研究、好结果不代表好药品。”李宁用实例一一解读了一连串的“好与不好”。

面对“你想通过这门课学到什么”的提问,来自临床八年制和“4+4试点班”的本科医学生有人回答:“想学会做临床试验。”

李宁却说:“如何设计临床试验,就像‘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’,是一套固有的方法论和既定程序。‘创新医药学’不只希望你们学会方法学,更希望传递思想、传递理念,传递可以灵活运用推导的思辨本事,而不是教条主义的规则和随时可能过时的知识。”

这是李宁传递“理念大于思想大于知识”想法的第一站。

  一个授课愿景  

“请你写出这节课令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,并提出课程相关或触类旁通的一个问题。”课堂尾声,李宁布置的随堂作业同开场白一样,不走传统教学的“寻常路”。

“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。”

“在创新药研发过程中,别人走过的路就可能已经是走不通的了。”

“你希望以什么身份或成就退休?”

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句话或将成为一代“后浪”在上完“创新医药学”第一节课后的第一个启发。

在课后学生的提问中,李宁的回答也揭示了“创新医药学”的课程内核。

“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怎么敏锐地发现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?”

李宁答:“带着‘找茬’的心态和‘我不相信’的‘敌对’态度阅读文献。”

“开展一项临床研究最初的灵感是怎么产生或得到的?”

李宁答:“‘不满足’‘不认可’‘不相信’。不安于现状,是进步的最大动力。”

“知识是会过时的,那么评价知识的体系是否也需要与时俱进?”

李宁答:“这是我们的目标。”

在李宁的课堂之中,“帮助学生加深对原始创新技术的了解,对临床研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,对监管审评理念的理解,从更高的视角重新审视临床医学的学科基础”不再是生硬教条的文字,而是真正以问题为导向,践行“说人话、听得懂、记得住、有启发和可实践”的课程实践。

“您想通过这门课程培养什么样的学生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李宁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过的话来回答:“功成不在毕业时。我们更期望协和学生在这8年的学习过程中积攒下来的是将来从事研究的素养,而不求他一定在毕业的时候有所产出。”

本刊记者:王依依 吴刚

审核:孔令敏 杨金伟

制作:中小卫1号

本文来自【中国卫生杂志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。

Tags: